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18-04-10 来源:学习能力 点击:

【www.slgbzc.com--学习能力】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篇有关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当各家父母们聚在一起的时候,难免要谈论到自己的孩子、别家的孩子。其中的有些孩子会被称为“神童”,大家也一定对这个头衔并不陌生。可其实,神童很少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成人天才。阻碍他们成功的是,他们没有学会创新。     这些神童们力图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老师的赞赏。他们应用自己的非凡能力,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优越,却不能让人留下印象。而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他们的父母又是怎么做的?     (以下内容来自译言网,原文作者:Adam Grant,译者:搬那度。)

       他们两岁就学会阅读,四岁就学会弹奏巴哈,六岁就轻易地精通计算,八岁就能够说流利的外语。他们的同学羡慕得直打冷战;他们的父母犹如中了彩票一般欢欣。但是,改写T·S·艾略特(T.S.Eliot)的一句话来说,他们的事业往往不是急流勇退,而是无疾而终。     想想西屋科学天才奖。它是美国国内颁给有科学天赋的中学生名望最高的奖项;某位美国总统曾经将它称为科学的超级碗。从它1942年成立,直至1994年为止,超过2000名早熟的青年人入围了该奖项。然而,只有1%的人成功加入了国家科学院,而只有八名得过诺贝尔奖。每有一名将理论物理革命化的丽莎·蓝道尔(Lisa Randall),就会有数十名表现远远不及其潜力的人。     神童很少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成人天才。我们假设他们一定是缺乏了在社会上生存所需的社交与情绪技能。不过,当你观察证据的时候,这个解释却是不足够的:只有少过四分之一的天才儿童在社交和情绪上出现问题。绝大多数的人适应得非常好——他们在鸡尾酒会能够胜出,就像赢得拼字比赛一样。     阻碍他们成功的是,他们没有学会创新。他们力图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老师的赞赏。但是,随着他们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或是成为国际象棋冠军,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熟能生巧,却不生新。     有天赋的人学会了弹奏莫扎特雄壮的旋律,却很少创作自己的独创乐谱。他们将精力专注在吸收已有的科学知识上面,却不会产生新的见解。他们会遵循明文的规则,却不会发明自己的规则。研究暗示,最有创意的小孩,最不会成为老师的宠儿,而他们有许多会因此而学会不将他们的独创想法告诉别人。用批评家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的话来说,他们成为了优秀的绵羊。     到了成年期,许多神童会成为他们领域中的专家或是他们组织里的领袖。然而,心理学家艾伦·温纳(Ellen Winner)感叹道:“只有一部分的天才儿童最终会成为革命性的成人创作者。那些这么做的人,必须作出痛苦的转变,成为一个最终会重造一个领域的成人。”     大多数的神童不会跨出这一步。他们应用他们非凡能力的方法,就是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越,却不让人留下印象。他们会成为能够医治病人,却不争取改变破碎的医疗制度的医生,或者是为客户抗辩不公平的指控,却不试图改变法律本身的律师。

       那么,要培育一个有创意的小孩,需要的是什么呢?一项研究在学校制度中创意最强的5%小孩的家庭和创意不特别强的小孩的家庭之间进行比较。普通小孩的父母平均会有六项规则,例如,功课和就寝时间的特定时间表。创意非常强的小孩的父母平均有少过一项规则。     培育创意固然难,但是阻挠它却很容易。父母限制规则数目的时候,就会鼓励他们的孩子为自己思考。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特雷莎·阿玛贝尔(Teresa Amabile)反映,他们倾向于“强调道德价值观,而不是特定的规则”。     但是,尽管如此,父母并没有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当心理学家在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一组技术高超却毫不创新的同行之间作比较的时候,有创意的建筑师的父母有一个独特之处:“他们强调发展自己的道德观。”     的确,父母会鼓励孩子追求卓越和成功——但他们也鼓励孩子“在工作中寻找喜乐”。他们的孩子有了自由,得以整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而这让他们能够茁壮地发育成为有创意的成人。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主导了一项研究,探讨世界级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及科学家的早期根基。他发现,他们的父母并不怀着培养巨星孩子的梦想。他们不是步操教练,也不是在驱策奴隶做工。他们是在响应他们的孩子内在的动机。当他们的孩子对某个技能感到兴趣和热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支持着他们。     顶尖的钢琴演奏家并不是从蹒跚学步起就有了精英教师;他们最早上的课,来自于刚好住在附近,又能让学习充满欢乐的教师。莫扎特在开始上课之前,就先对音乐感到兴趣,而不是颠倒过来。玛丽·路易斯·威廉姆斯(Mary Lou Williams)自己学会了弹钢琴;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被音乐学校拒绝之后,才开始教自己拉小提琴。     即使是最好的运动员,一开始也不见得比同行好多少。布鲁姆博士访问世界排名首十位当中的网球员的时候,发现他们并不是从他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在做俯卧撑。他们当中有很少人像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一样,得面对巨大的压力,让自己的技术趋于完美。大多数的网球明星这么记得他们最早的教练:他们让网球好玩。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推广了“一万小时规则”,主张成功取决于我们自发花在练习上的时间。从那时候起,成为专家所需的时间因领域和个人而有所不同的这个看法,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有关这点的辩论,反而让我们忽略了两个一样重要的问题。     首先,练习本身难道不会让我们看不到别的方法来使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进步吗?研究发现,我们练习得越多,就越会根深蒂固——我们会被困在熟悉的思维当中。桥牌专家在规则改变的时候,比初学者更会挣扎于适应;会计专家在应用一项新的税务法令的时候,表现也会比初学者更差。     第二,什么事物会激发人们花上数千个小时来练习某个技能呢?最可靠的答案就是热情——因为自然的好奇心而发现的热情,或者在早期生活中参与一个或多个好玩的活动而培养出来的热情。     证据显示,有创意的贡献,不仅取决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深度,也取决于其广度。在时尚领域中,最原创的收藏,来自于花了最多时间在国外工作的总监。在科学领域中,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不是因为自己是专一的天才,而是因为自己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比起一般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当演员、舞蹈员或魔术师的机率会高出22倍;他们写诗、创作戏剧或小说的机率会高出12倍;他们涉足艺术和手工艺的机率会高出七倍;他们弹奏乐器或创作音乐的机率会高出一倍。     没有人在强迫这些杰出的科学家涉足艺术嗜好。这只是反映了他们的好奇心。有时候,这样的好奇心会引导他们得到瞬间的领悟。艾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反思道:“我是通过直觉想到了相对论,而音乐就是这个直觉背后的动力。”他的母亲从他五岁起就让他学小提琴,但他对此没有兴趣。到了青少年时期,他停止上音乐课之后,偶然发现了莫扎特的奏鸣曲,而他对音乐的热爱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滋长起来。他说道:“比起责任感来说,爱是一个比较好的老师。”     各位父母们,听到了吗?你不能编程一个孩子让他变得有创意。要是试图制造某一种成功的话,你充其量只会得到一个有雄心的机器人。假如你想要你的孩子为世界带来原创的想法的话,你就必须让他们追求他们的热爱,而不是你的热爱。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这里了。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uexifangfa/3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