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精选九篇)

更新时间:2023-10-30 来源:小学英语 点击:

【www.slgbzc.com--小学英语】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1

寿宁一中 李 春 英

[ 摘 要 ]: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重情境化的创设,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做好教学评价。

[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布鲁纳等人以所进行的关于儿童发生认识论和有关发现学习的开创性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主张,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教师不可以提出一个统一建构的要求。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对新信息加工处理、建构自己的关于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的认知结构,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接受、加工和储存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建构主义注重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次,他们注重情境的作用。再次,他们强调协作学习,交互学习,提倡师徒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与学习。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为此,笔者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认为在具体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并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转换成声文并茂的可欣赏的画面,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这样的课堂情境直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上卓别林一课时,播放几段卓别林的影片片段,看到卓别林固有的着装、幽默的举止,学生立刻情绪高涨。在观看的同时,学生自己从中体会了卓别林特有的演出风格,并感受他所刻画的下层人民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各种活动。竞争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参与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多媒体教学与竞争机制的有机结合,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以SBIII Unit12 Lesson46 《Winter Sleep》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三轮竞赛,穿插于教学各环节,创设问题,层层引入,开展教学。由于课文内容是有关动物的,我在上课前的Warming up环节设计了第一轮竞赛(Guessing game),听声音辨动物竞赛,上网下载了不同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并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出这些动物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用英语简要描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阅读中,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大意后,穿插第二轮竞赛(Video watching):观看录像片段,回答有关问题。这一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从VCD中剪辑出的两段配有英文解说词的动物冬眠场景,一段是响尾蛇(the rattle snake),另一段是北极熊(the polar bear),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纪录片一播放,动物们不同的冬眠方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认真地听。特别是播放北极熊冬眠时,茫茫北极冰原的迷人风光,两只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母熊与小熊间的母子亲情,立刻抓住了大家的心,让学生自然地从心底涌出热爱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真情。在观看完后,设计了两道问题:

Video 1: the rattle snake

Question: How do rattle snakes pass their winter?

Video 2: the polar bear

Question: Where do the polar bears hibernate?

让学生抢答。

阅读后的活动,在学生对课文的信息有了全面的理解后,进入第三轮竞赛(Discussion and designing)。我设置了两道开放性问题:

1.Why are some animals dying out every year?

2.Now the polar bears are facing a problem. What’s that? Why?

由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任选其一),发表见解。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各小组设计一则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配上英文广告标语,要求用英文解说作品创意。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派代表发言。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广告设计组。(由于条件所限,我只能让学生在纸上设计。有条件的学校,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设计,然后互相交流)。这堂课,课件优美实用,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抢答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保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等,并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并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个人的独立探索必须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大家互相交流信息、观点,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意见得以解决,最后达成共识。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团体意识。例如,在学习SBII Unit10 《At The Tailor’s》 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过程归纳故事发展的四个阶段: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Ending,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后,我根据课文特点,围绕那张百万英镑,抓住店老板对顾客态度急剧性变化这一行为设计了一道概括性问题:What are the two different attitudes the manager showed to the customer? 由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探讨,细读课文,剖析对话语言,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这一课以对话为主,对话几乎占了整个篇幅,如何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对话看人物心理变化是一关键。特别是店老板,文中的一关键人物。为此,我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注意分析他与不同人物间的对话。比如,他与店伙计之间的对话:“Come, Come, get him his change, Tod”, “Tod, you will send these things to the gentleman’s address and …”,多用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表现出他是一店之主,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初看到“我”时,不屑一顾,叫店员Tod 来打发“我”:“There’s a customer, Tod, will you serve him?”, “No matter what he’s wearing, Tod, just show him the cheapest.”当他看到那张百万英镑时,态度陡然转变,亲自为“我”服务,语气则转为表示请求的祈使句和感叹句。比如:“Please get those things off, sir”, “Do me the favour to put on this shirt and this suit.”等。用感叹句则把事情吹得天花乱坠:“Aha, right again!”, “Perfect, the whole thing!”他斥责托德也是为了讨好“我”。有些感叹句用的是非完全句。如:“To sell such a suit as that to a millionaire”,使语言更精炼。还有从句子重复的手法上,如:“Quite right sir, quite right,” “Good day, sir , good day.”及三个sir 的使用,看出他对“我”阿谀奉承的丑态。前后语言的强烈对比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活生生的被金钱扭曲了形象的人,极具嘲弄讽刺意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作者的写作风格跃然纸上。最后,通过大家共同探讨、总结,完成以下结构图:

The manager’s attitudes to the customer

Let Tod serve him

At first Look down upon him

Tell Tod to show him the cheapest

Serve the customer himself Money is everything

Measure the customer himself Money is above all

Later Offer him good materials Give him a warm welcome

Show him out himself

Use sir to call him

课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短剧,并开展了一场英语辩论赛:Is money everything?。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筹备工作、道具制作、材料收集全由学生自己动手。有的学生还对短剧内容做了修改,加上自己的创意,还加上音乐背景,渲染气氛。我的任务就是观看表演,充当辩论赛的主持,调控辩论赛的过程,指导学生如何辩论。

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在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的互动学习创设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合作团体。我遵循的原则是:个人参与、两两合作、小组讨论、大组竞赛。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比如,回答问题,可以两两进行;开展对话,既可以两两进行,又可以小组自由组合。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可由小组展开。因为大组人数太多,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最后大组竞争,有助于增强大组内小组的联系及教师评价。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观能动的结果,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为此,我给学生设立一定的任务。比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让学生课后查字典了解一些生词其意思及用法等,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学习,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资料的能力,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建构打好基础;时态教学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课后作业灵活多变,尽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上SBII 《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先构想一下未来世界的情形,生活、工作、交通等方面都行,并把自己的设想画在纸上。有几位学生构思巧妙。一位学生设计了一种未来型小轿车,可在空中飞行。他认为未来交通拥挤,可开辟空中交通以减轻负担。另一位学生也构想了一种会飞的房子,想住哪儿就搬到哪儿,遇上地震、洪水就能安全飞走。还有一位学生设计一款特制服装,由按钮操纵,可以自由选择色彩,调控冷热,一年四季皆适宜。课上,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英语解说,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学生获得成就感。课文内容上完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就自己学校、家乡、国家、世界的未来设计蓝图。其中一组学生用纸板和泡沫塑料制作了一个学校未来的立体模型,并插上几排绿枝作为绿色空间,在班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注重教学情境化的创设

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作用。知识的呈现及运用必须有与之相符的情景和环境。这样才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有效性,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语言只是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英语学科的知识可以说是内容丰富,涉猎百家。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进一步延伸课堂知识,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使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学科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比如,高中英语教材SBII Unit22 《Canada》,SBIII Unit3 《Australia》,Unit13 《The USA》和Unit19 《New Zealand》等几单元都是介绍国家的。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图片展示,播放有关这些国家的音乐、生活、风光等VCD片等方式介绍这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知识,让学生对这些国家有直观的印象,增进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高中教材有几单元是有关小说的。在教这几篇文章的同时,我提供了作家生平、写作风格、经典著作等材料供学生赏析。SBII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是有关污染的课文,让学生调查本县目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原因,然后进行交流并思考解决方法,反省自身的不良行为,纠正不良习惯。另外,我还补充了《阅读美国》、《阅读英国》、《学英语》、《新概念英语》、《二十一世纪报》等作为辅助阅读教学材料。

五.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和他人学习的反思,做好教学评价。

学习者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自己知识的理解进行诊断、反思,对别人的观点做出评价,深化认识,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上完一堂课。问问学生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对老师的教学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别人的思路和我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等等,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对学生获得学科积极体验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语对学生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间的互评有助于相互间的交流。学生的自我表现评价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表现反思。教师在评价中应力求准确、到位,注意方法、技巧,灌输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3

[2]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7 37-41

[3]方红梅 运用CAI课件激活语篇阅读教学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3 16-17

[4]王晓东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0.7 131-147

[5]禹明 从At a Tailor’s Shop的语言看人物与主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1982.11 11-12

[6]邹艳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 外国教育研究 2002.5 27-29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2

小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材大纲》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 组织形式,它直接影响言语交际活动的质与量。为此,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 个性能力”的特点,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代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形式,使英 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探 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小组活动的几个问题。

一、运用小组活动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

目前,一些地方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习惯于“填鸭式”,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这 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符合新大纲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 生的独立思维,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改革外语课堂 教学,试行了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而且也能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以锻炼和发展,学生成绩能够大面积 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 教师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或观察者。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小组活动开展的方法和要求学生在自己开 展活动时所须运用与掌握的语言知识。

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每节课的一定阶段进行,也可以在一个 单元的某个阶段进行。每次活动从几分钟至一节课不等,视需要而定。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宜。把学生分 成若干小组,最好不要移动学生位置,只要前排的两人一转身就可以面对第2排两人进行小组活动。每组要选 一名外语成绩较好、性格外向、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通过我校两个班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英语课 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方法,有利于创设良好地言语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了学生参与 语言实践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了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

二、丰富小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现代外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积极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语法规则进而举一 反三,创造

[1] [2] [3]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3

浅谈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中心小学校 熊英惠

【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机智;点睛之笔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机智的案例。它们让我幽默、机智、宽容、茁壮成长……

记得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正当进入分角色朗读阶段,从孩子们喜形于色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最感兴趣、最能展示他们风采的时候到了。好几个小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预演了。他们读得是那么的投入。陈倩美正读到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那一段,她急切而又高兴地喊着:“妈妈,妈妈!”充满惊喜的语调,叫人听起来真有些鼻子发酸;汪晗韬扮演的青蛙妈妈则是和蔼可亲,语气特别慈祥:“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听着稚嫩的音色扮出老成的语调,看着他摇头摆尾、自我陶醉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正当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洋洋得意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些不和谐的声音。“我就是不演乌龟。不演,不演,就不演!”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又是“娇气鬼”牛牛在“添乱”。看他那较真的劲儿,我不禁有些紧张了。这孩子,平时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坏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别人着想。看来,原本精彩的课堂气氛又要让他给搅“黄”了。我几步跨过去,从嗓子眼里挤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怎么回事?”

“娇气鬼”急得脸红脖子粗,一脸的不情愿,瘪瘪小嘴,说:“我就是不演乌龟!”“为什么?”我压住了即将爆发的怒气,低声问道。“人家都说乌龟是王八,我不要当王八。”看着他一本正经、振振有辞的样子,我是好气又好笑,可又有些无可奈何。我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学生们,于是,我转身面向同学们,故意以老师特有的威严语气问到:“你们谁能说说乌龟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吗?”没有人应声,孩子们都有些“不怀好意”地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等着看笑话。我有点儿下不了台,顿时感觉脸面上挂不住了。正在这时,我发现有双纤弱的小手在“蠢蠢欲动”,原来是胆小又孤僻、不合群的“小不点”妞妞。我想,姑且听听她说一说吧。妞妞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我觉得……乌龟很可怜,人们都不喜欢它,小伙伴们也不愿意跟它玩。”(语文教学论文 )她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图形,充满同情地说:“你们看,它都伤心得快要哭了。”这哪里是在说乌龟!分明是在诉说自己的遭遇呀!这都怪我,对妞妞关心太少,以至于这个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远离父母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孤独。我不禁心有触动,而且深深地自责起来!

同学们仿佛都受了这种情绪的感染,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这时,“智多星”汤傲宇首先发言了,他有板有眼地说:“据我所知,乌龟的全身都是宝。龟肉可以食用,营养价值很高;龟壳还可以做药材。”班长黄铭辉也开口了:“乌龟会保护自己,在碰到危险的时候,它就把头和脚都缩到硬邦邦的龟壳里去,谁也别想伤害它。”“故事大王”郭伟说:“我听过《狐狸和乌龟》的故事,乌龟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打败了强大而又狡猾的狐狸。”好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说:“我想和乌龟交朋友。”“我愿意和乌龟一起玩。”孩子们真挚的话语让我的脸色一下子舒展开来,内心深处禁不住为我的学生们叫好,为他们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当我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娇气鬼”牛牛打断了我:“大家都别说了,我愿意演乌龟,也愿意和它(她)交朋友。”边说还边朝妞妞挤了挤眼。妞妞笑了,他也笑了,我笑了,孩子们都笑了。

课堂小剧场开演了。乌龟的扮演者牛牛趴着身子,慢悠悠地摆动着“四肢”,和颜悦色地对“小蝌蚪”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一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

在这片欢笑声中,我真切地体会到“浇树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情与情的交流,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以一颗童心融入小学生之中,与之同忧、同喜,让小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亲密的学习伙伴,对他们真正进入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有多么大的影响;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机智地驾驭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可以看出,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表情语言之中,都在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与心灵的交流;都在营造着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与情境;都能看到教师真诚的尊重、恰当的定位。尤其是在突发的教学事件中,教师机智地相机诱导,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巧妙适时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情感引导。从而走进了儿童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境中诵读、理解、辨析、体验、感悟,营造出了开放的、有活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课堂是一个变幻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也有激流澎湃。作为新课改教师,我们一定要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不断提高综合知识面,努力加深对教材、学生的充分认知,积极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的教学经验,眼观全局,灵活应变,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创造融洽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汲取知识,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培训》06期

[2]《语文知识》09期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4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肥乡县肥乡镇明德小学 师晓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43-01

课堂教学在逐步地进行着改革,评价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随机的激励性评价,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什么是激励性评价呢?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灯,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习的不足该怎么看待呢?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以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去看待问题。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有时需要适度模糊,并且时时记着: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在评价中能够使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亮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开批评,但要讲究批评的方式和手段。当课堂上,学生期望你明辨是非时,你的评价不能含糊不清,这样只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样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的正确理解知识造成失误。(语文教学论文 )当学生做错题,或做错事时,教师也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其自尊而说出:“你做得很好,很有特点。”这样的做法只会注定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因此,我认为,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这样只能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损教师形象。

二、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鼓励学生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最终走向成功。鼓励性的评价是众多优秀就是驾驭课堂的法宝。如:“相信自己,你能行!”“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没想到,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独特,快说出来。”“下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很灵活,变化无穷,花样不断翻新,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鼓励能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到迸发,并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让他们猜一猜旁边三个声母读什么以及根据是什么?学生们积极地去讨论,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由公鸡我猜到这个声母读“j”。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说:“你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分析,你真棒,我就发给他一朵小红花。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由气球我猜到气球旁边的声母是q 的音,由西瓜我想到西瓜旁边的声母是x 的音。”听他说完,班里想起了热烈的鼓掌。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我问:“小朋友,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声母的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把学过的韵母i 加长再拐弯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声母j。”这时,我连忙表扬他说:“你真棒,能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老师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听我说完,这个学生很兴奋,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总之,学生利用各种办法来记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记住了“j、q、x”的音和形,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究发现的意识等基本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很多地方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打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宽容学生

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例如,一名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能举起手来就是进步,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行。”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该大动肝火,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个性的挫伤,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主动“参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才能充分显示他们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搭建参与平台。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是知识的引导者。在课堂中,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和睦相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席之地,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给学生以“微笑”,微笑着说话,微笑着倾听,微笑着赞许,使学生也微笑着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敏捷,思考才会缜密,学习才会投入,参与才会有实效性。

二、营造交际情景,激起参与兴趣。

新课程中,对课堂交际化的研究,从教教材到以教材为线联系生活进行背景、内容、系统方面的拓展;从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兴奋到追求深层的宁静与思考的快乐与持久。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把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堂,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如:PEP2 Numbers 这一课,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课文:以多媒体动画呈现出一个老爷爷在大桥下赶着一群小鸭子,然后向学生提问:How many ducks can you see ? Ss: Ten. 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只小鸭子藏在水草的里面。这时的学生很激动,也自然的引出了eleven这个词。

三、趣味性教学,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与学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综合性的运用各种趣味性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唱英文歌曲,编顺口溜,演课本剧,做游戏等多种方式,游戏之中,像:Hide it; Guess the word; High and low voice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四、评价艺术化,延续参与的主动性。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评价措施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导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甚至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评价艺术化,延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有效的评价系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我们建立的评价体系是需要孩子全程参与的,从good到very good , great , excellect , wonderful , super等,有5个可以换一个sticker , 2个sticker可以换1分。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诚恳的评价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评价语言并非全是表扬,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如果不明确指出,他将不明是非。因此,评价要诚恳,公平。此外,老师赞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责备的表情,对学生而言,都是航标。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让我们的每堂课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交际的灵动,记录着孩子的幸福童年。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6

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经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用到,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用很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做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 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找好朋友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采用一种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当然就会感到厌烦,合作学习时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涨,讨论的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合作学习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次四人小组讨论,下次可以找好朋友商量,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时热情高,讨论得出的结果当然也会不错,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能顺利达到。

二、“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既然讨论了,当然就有结果要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一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甚至有的人连讨论也不参加,只是听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侃侃而谈,连嘴也不张开。这样一来,参与讨论的只有那些优秀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们认为站起来交流的只可能是那些“好学生”,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干嘛还要参与讨论呢?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让“发言人”轮流担任,不要固定一人,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经过实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管是谁,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中,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代表全组组员进行全班交流,如果不认真讨论就无法将组员的看法告诉同学们。这样一来,无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三、 师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学习并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也应和学生们一块参与到学习中来,

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只让学生自己在那儿讨论,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连学生说些什么都不知道,就不能指导他们讨论问题,而且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那么高不可攀,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开,交流也会很少。

如果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积极地参加到热烈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是大家学习上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还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四、 重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用到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发现当老师布

置完讨论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小组干脆说起了闲话,等到交流时就哑口无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我忽视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没有自己先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理解意思,怎么能进行合作学习呢?大伙儿在讨论时说些什么,又有哪些结果呢?这都说明没有自主学习,就不可能进行好合作学习。

在人教版第五册28课《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到底是怎样具体写人民大会堂的,先由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划一划作者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再读读划了的部分。自主学习完成以后,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刚才读、划了的部分。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读、划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不会出现讨论时没话说,不知说什么好的现象,让合作学习的效率更高。

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7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课件激趣引入,课堂生动有趣

一堂好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们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一开始就展示一个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课堂情景,在课堂第一时间就抓住学生的视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 新课标版人民教育出版三年级上册 《秒的认识》,在 “秒”教学之前,出示刘翔参加世界锦标赛短跑开始的场景,看着教练开始倒计时,屏幕上显示倒数 5 秒的时刻,显示 5、4、3、2、1……明抢开跑的场景! 让学生在画面中体会倒记时那最后几秒,从而引入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联系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举例: 如学生们拔河比赛明哨前的几秒时刻,火箭升空前的倒计时刻等……然后出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开头,多媒体课件充分地与所教的内容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动有趣。

二、数学公式推理,直观形象具体

小学数学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推理中,很多时候动手操作的演示效果不明显,操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如何精细的制作课件,既能直观形象的展示数学推理的全过程,也能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就至关重要了。例如: 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册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在方格表中分别展示出一个底为 6 厘米,高为 4 厘米的平行四边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观察,用数一数的办法,不满一个方格按半格算,然后学生分别填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让学生初步感知它们面积大小一样。

接着布置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这个环节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个环节,一是数方格法,将不满一个方格的组合成一个方格后进行计算; 二是割补法,把沿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将它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课件演示如何将截下的直角三角形移动与剩下的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通过比较,它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就非常直观形象。

三、课件引领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一节数学课的重难点教学,不光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同时备课后也要结合教学设计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由于学生对新生事物往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对一些重难点知识,我们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尽量创设体验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去感知学习,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激励他们爱动脑的习惯,挖掘思维潜能,让知识得到内化,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例如: 新课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面积”教学时,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化圆为方”的"知识难以明白。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把一个圆形平均两等份,分别用红色和蓝色表示,接着把这两个半圆平均分成八个相等的小扇形,再演示将这 8 个小扇形红色在上,蓝色在下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接着依次类推进行 16 等份、32 等份分割后,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唤起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内化转移,把抽象的难点引探到直观形象的理解中去,学生一下子就能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就应该将圆平均等分扇形越多才行。让学生观察所拼成的长方形中红色或蓝色的圆弧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长方形的长; 圆半径即长方形的宽,再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课件迁移知识,发展思维潜能

数学学习我们要重视学生潜能思维的激活,教学不光是教学知识,我们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不能固化,要将学习方法交给学生,逐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他们灵活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原有知识或思维水平上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比如: 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前面数方格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办法。

演示: 在小正方形的方格图形中,显示红色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回顾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思考方法,然后学生充分地表述。但是我们一定要在这时候特别强调是如何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学生会回忆出两种方法: 一是数方格; 二是割补法。这时在方格中又闪现出示一个三角形,并启迪学生如何求它的面积呢? 让学生在原知识结构上充分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在学生初步得出方法后,一是多媒体课件演示数方格、进行割补的方法直观数出三角形的面积; 二是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知识的迁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以讲授为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而今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教师就不要一讲到底或讲授的较多,一定要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尽量将知识讲得更加生动有趣,改变学生听的无聊的习惯,应当多利用实践、操作学习或恰当的多媒体课件情景教学。把多媒体引进我们的课堂,用到最精到之处,我们的课堂才更加灵动高效。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8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重庆市巫山县白坪初级中学校 黄锦

【摘要】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努力创造英语环境。”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全面走进英语课堂,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为一体,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情感体验,创设语言环境,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使乐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运用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笔者谈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从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shake?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一段教师自己制作奶昔的视频,然后把关键步骤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并让学生针对每张图片进行口头描述,就像是自己在制造奶昔一样,学生说的句子很流利。趁热打铁,让学生把fruit salad,turkey sandwich等的步骤也用英语说出来,并鼓励他们回家后自己制作,给父母品尝,并用英语介绍其制作步骤。后来家长反映良好。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放映展示,就会置学生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这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讲解Go Shopping这一课时,可以用计算机做一下处理:截取一段录像,情节是售货员与顾客的对话,然后配以旁白:

――Look, this is Tom ,he wants to buy a shirt .Now, he is talking with the saleswoman. Listen and look at the screen carefully.最后图像、声音同时播放,这样使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仿佛置身其中。为了将这一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给剧中人物配音,也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设计对话,或者是把生活拉进课堂,让其在教室中卖水果、卖衣服等,反复演练,这样Go Shopping的用法很快得到应用,从而贴近现实、回归现实,实现英语教学情景化、语言学习交际化。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大多由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少。尤其有些课程语言点多而繁琐,40分钟下来,教师的板书密密麻麻,学生也只能机械麻木地记笔记,对一些知识点只能囫囵吞枣,根本来不及消化,就更谈不上对语言的运用了。而多媒体教学正好能克服这一缺点,它可事先把重、难点,课文、板书要点、练习题等一并存入计算机网络内,并可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反复重现。这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这样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为新材料,知识点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对于复习课大容量呈现,大容量练习也是相当有效的。如何将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关键点。多媒体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使用多媒体可以保证学生发音的准确率,而且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上声音和口形的变化学生可以一目了然,通过反复的听和读,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而且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爱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动画,并配以对话,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交际。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实际应用,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将难点化难为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的根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则是多通道,多元化的。集合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为一体,这样,抽象或枯燥的内容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目标《Go for it》一大特点是把思想情感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和讨论中得到宣泄,从而化解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和懵懂。例如,九年级Unit1的Reading讲了Stephen Hawking的感人事例,如果此时把Hawking 到美国体验失重的视频片段放给大家看,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体会到他坚强的面对生活的勇气。比老师满口大道理,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效果要好的多。再如,在九年级Unit3中充分的让学生讨论学生是不是应该穿耳洞、穿奇装异服、以及驾驶汽车、晚上出门消遣等话题,把一个有健康情趣、规律生活的学生和一个所谓的Cool life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差别,从而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超越时空、多角度的感受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过程中,要将媒体的演播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做到演播适时,讲解恰当,逐步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我都穿插听力训练,先口头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听录音,然后再回答问题。接着在大屏幕上出现与课文有关的十来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将这些答案按顺序组织在一起恰好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大意)。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线索,用简单的英语复述课文,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传统的电教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增强了教学的魅力,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生的“眼、耳、口、脑、手”把“视、听、说、想”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视听说训练,挖掘学生语言表达的潜力。

交际性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篇9

浅谈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浅谈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 王惠敏

英语绘本是一种生命化的课程资源,英语绘本教学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畅游在英文绘本的世界中,儿童同伴间的交往一定能更多、更好、更深入,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一次次的同伴交往中会得以实施、沉淀与积累。

一、提供儿童同伴交往的合作场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李原、郭德俊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王巧莉在他们合作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和成就影响的研究》一文中,这样陈述了他们的实验研究结果: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成绩不好的“嫌弃儿”身上,这些儿童在接纳度和被接纳度上的提高程度十分明显。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充分发挥儿童主体作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它重视交流与合作,能使小组中的每个个体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一点不正与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重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理念不谋而合吗?

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合作学习常常会以任务驱动式的活动形式开展。学生们能在这样一个交流协商、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示自我,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能力。在英语绘本故事Kate’s Game一课的语言综合运用环节中,笔者紧扣game(游戏)这一主题,给学生们布置了合作任务:制作一份名为“My Favourite Games”(我最喜爱的游戏活动)的海报。课前,学生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两个游戏活动,查找其英文表达,并配上图片说明;(www.fwsir.Com)合作活动中,学生们不但用英语交流了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且小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将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卡片及图片布置在海报上。在巡视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小组内成员个个情绪高涨,都在用英语流利地介绍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即使是一些基础相对弱一些的学生也因为课前充分的准备,而在信心满满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成果,每个学生都在开心地说着英语。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在互当小老师,教别的同学不会的英语表达方式,每个学生都在相互交流。最后,有两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了他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并且还向全班教授了一些游戏词组,比如:jump the rope(跳绳),kick the shuttlecock(踢键子),throw sandbags(扔沙包),play basketball(打篮球)。其中有一个小组还展示了花样跳绳和花样篮球的精彩。

这个任务展示的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在合作、展示中的每位学生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成功的笑容,他们在用英语交流,他们在用游戏活动分享,他们在用心交往。其实,这只是很简单的合作学习形式之一,但就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接受他人的想法。学生们完成的一幅幅海报也为本次的绘本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同时,一次“甜头”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这样的合作学习形式,更加乐于去参与这样的活动,因为它加强了学生同伴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间的接触与了解,建立起了一份更深厚的“友谊”。

二、深化儿童同伴交往体验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是告诉我们: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活动,才会有相应的知识与情感的共同提升。笔者认为: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要求一定是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并达成的。而且,生命化教育也一直在告诉我们: “作为追求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必须通过心灵体验而达到人的心灵相通。”那么,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共同的体验,产生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升华了吗?

如此一来,教师能做的事就更加明确了:我们需要充分挖掘生活的素材,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英语知识,亲身感受课堂教学情境,用心灵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且通过同伴间的交流活动,体验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情感的融合以及思想的交流。绘本故事Kate’s Game的主要内容是大象Kate与她的朋友们Cat、Duck、Pig一起玩了一个关于mud(淤泥)的游戏。虽然他们在这个游戏中十分狼狈,都陷在淤泥中无法抽身,并且弄得浑身脏兮兮,但是他们不在意,因为他们体会到了这个游戏的快乐。这些朋友间的友谊就在这个关于mud的游戏中渐渐升温、加固。想一想,朋友、游戏,它们不正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吗?每个学生都有朋友,每个学生都喜爱与朋友一起做游戏。这不就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吗?学生们一定会有自己独有的感受的。因此,在情感感悟环节中,笔者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从这个泥土游戏中,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于是,全班顿时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同伴间交流着自己的独特思想。当然,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友谊很珍贵。We should cherish our friends, long live the friendship(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愿友谊天长地久)。

为了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感悟更加深刻,笔者又马上组织了一个写“朋友卡”、送“朋友卡”的活动,请学生去回忆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游戏时的情景与感受,深化情感;请学生将自己的“朋友卡”送到朋友的手中,并且互相拥抱,朋友间的友情急速加温。这样生活化的、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体验,使学生与同伴进行了一次更真实、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交往活动,使学生们体验到了学习绘本的快乐,积累了绘本学习的经验,切实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其实,每一本绘本故事都会有特定的主题与情感教育目标,这一次的绘本关于“朋友”与“友谊”,下一次的绘本可能关于“自信”与“成功”,只要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的平台,一定能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与交融,促进学生在今后的课堂活动中尝试更积极、更主动的同伴交流与交往,并且延伸到课后的交往中。

附・好朋友卡(例):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iaoxuexuexifangfa/11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