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报活动课设计方案精选四篇

更新时间:2023-11-10 来源:初中语文 点击:

【www.slgbzc.com--初中语文】

第1篇: 初中语文读报活动课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读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

3、学会写简单的读后感。

4、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活动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为十二个学习小组,(开学初已分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活动找资料、讨论等。

2、教师担任主持人。

3、活动结束后,奖励活跃的小组,计入期末评选优秀小组的总分。

【活动准备】

1、订阅报纸(《广州日报》、《增城日报》等)

2、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附资料:(一)《怎样写读后感》(二)《关于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三)《几则与青少年有关网络的新闻》(四)《一则新闻》

【活动时间】─课时

【活动过程 】

第一环节:上课前5分钟。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主持人(语文科代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献上他精心摘录下来的名言警句,并谈谈他自己对这句话的心得体会。

(指名叫学生上讲台读出自己摘抄的"语句,并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正式上课。敬礼。致欢迎词。

开场白:同学们,经过一年多的读报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有的不少收获,对报纸也有了一些的认识。报纸除了带给我们资讯消息之外,它里面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把利剑。只要我们手中握有这样一把利剑,就可以劈开学习上的荆棘,走上坦途。我们经常说“语文在我们身边、语文在我们生活当中”。而最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就是报纸。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报纸、善于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来学习语文。

第二环节:新闻播报。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报道一则新闻,其他同学注意留心听。听完新闻后,发表自已的对这一则新闻的看法,同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留心记住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能复述。

生:指名学生上讲台读一则新闻。

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这样清晰流利的为我们播报了这则消息。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生:指名学生复述。

师:明确。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对这样做法你是否赞同呢?组长负责收集归纳意见。

生: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师:明确归纳。

第三环节:简单介绍“怎样写读后感”。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写过读报感,对读后读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有序,现在将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注意的问题简单概括。(附1)

师: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我们心里对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感想。我们把脑海这些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四个环节。(投影)

⒈引。引述原文有关内容。(略写)

⒉议。明确写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观点。(鲜明)

⒊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详写)

⒋结。总结全文,点明观点。(略写)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写一则简单的读报感。(发资料)

师:大家可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投影)

1.你认为网络对你有影响吗?好还是不好?

2.你认为网络安全重要吗?网络安全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生:学生分组讨论、动笔。

师:(巡视指点)

师:指名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构思、提纲。

生:写出初稿。

师:指名学生读出文章。

生:读出文章。

师:大家听了这位同学读的这篇文章觉得它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

生:评议文章。

师:小结。

第四环节:活动向课外延伸

活动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读报知识,多读、巧思、勤写,一定会收获学习语文的更大乐趣。

(活动延伸,让学生写身过发生的事,联系现实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

师:电脑离我们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家里也有了电脑。你用它来干什么呢?你对它的认识有几深呢?它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帮助呢?你和它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呢?在剩下的时间里请大家把你与电脑(网络)的故事写下来。让我们分享你的乐趣。写一篇读后感或“我与网络的小故事”。

3.鼓励学生善于利用报纸、电脑等知识媒体为我们服务。

【活动说明】

这次活动主要是考察学生读报分析的能力,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应联系实际生活,善用身边的材料(报刊、电视、电脑等传播媒体),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参加,准备的时间长(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学生自己找材料,自己组织讨论,自己写文章。如:新闻报道,就是让学生自己找与中学生自身有关的新闻,并且组织同学讨论;平时,要求学生作好名言警句的摘抄;每星期写一篇读后感;每小组出一期墙报;手抄报比赛;并在课前课后进行一些小训练,小练笔等。

第2篇: 初中语文读报活动课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讲好个人卫生,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健康行为规范。珍视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怎样健康的生活?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科学用眼,避免传染病。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多媒体播放《用眼卫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 谈谈有那些收获?做一幅手抄报“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演讲会

《好习惯与坏习惯》让学生找找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应该怎么做?

四、 谈谈学校卫生角保健角该怎样维护?

五、说说常见病的防治

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腌制品不能超过2天 (两天内没问题)。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学生们各抒己见。

六、小结

我们要讲究个人卫生,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健康行为规范。珍视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3篇: 初中语文读报活动课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

语文教学正改变 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

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 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

面提高学生语文素 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

的封闭和教学方法 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

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 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

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

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 调语文教学内容的

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

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 ,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

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 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

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 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计划把活动课列入 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

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 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

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 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 想,提出了两周

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 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 年秋在省

内部 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

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

课侧重于以学生 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

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

中心,内容显得狭 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 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

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 ,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 面提高,又能给学

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 ”

“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也加强了学 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

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 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

以教师的知识传授 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

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 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 活体验,着重于让

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 也

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

的口头表达为 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

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 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

教育学的理论依 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

的初中学生,抽象 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

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 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

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 彩的感性活动中得

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 加

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

语文活动课将语 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

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 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

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 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

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

实际运用能力和自 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

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 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

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 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

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 作为交际工具,就

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 握

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

极参与,强调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 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

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

和合理的调控。在 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

主活动为主,教师 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

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 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

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 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

文素质,必须确保 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

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 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

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

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 生的情况,适当分

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

体形象,活泼有趣 ,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

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 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

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 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

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 ,怎样的活动过程

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

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第4篇: 初中语文读报活动课设计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责任教育是新时代的需要

责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托,是人成长中关键的核心因素。它决定了学生如何树立责任心,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态度,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去履行责任。因此,充分开发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就必然成为中学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进入21世纪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中学生将来成为21世纪的主人,除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对中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责任感是全球人类所重视的良好道德品质。泰国人对责任感的重视程度居全球之冠,智利人相信孩子将来成功取决于责任与努力的统一。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和中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训练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中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习惯是人生之魂,是成人之本。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对责任心意义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责任无论对人或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承担和兑现自己的承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尽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就谈不上对别人的守信诚实和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未来负责。作为中学生,他的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对自己的现在的学习负责,才能在将来负起责任。

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责任教育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责任感。学生个体在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履行责任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达到的。有了这种主人翁精神,就使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有了牢靠的基础,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学校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把培养小学生责任感作为小学教育工作的很重要任务。

二、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课题的实施构建“和谐、合作、负责、创新”的校风,“卓越、向上、自主、合作”的学风。

培养学生成为“追求有能有责的中学生”。

具体目标 :

1、构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成长性综合活动目标体系。

2、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责任教育校本课程。

3、制订一种比较客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的评价机制。

三、课程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步骤及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有关学生责任教育方面资料收集归类,学习讨论,分析研究,制订出实施本课题研究详略方案。

(1)确定研究的目标、方法、研究架构、实施程序与研究人员。

(2)拟定研究计划。

(3)组织研究人员学习相关理论。

2、方案实施阶段,根据总课题确立各子课题组,制订出子课题实施方案,并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有系列的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3、总结验收阶段, 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四、课程架构

(一)拟定学生学习能手证书基本框架

(1)文献分析:分析各学科各年级的课程标准及与中学生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制订出初步的学习行为达成目标,一般每一年级确定15---20个目标供备选。

(2)问卷调查:根据上述所确定15―20个目标制作成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一是进行前测,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状况,二是对备选实验目标进行筛选,确定各年级学习重点实验项目。

(二)初步实验的分析。

(1)各学科教师对重点训练项目在本学科学生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2)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成长证书获得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3)各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实验情况进行分析。并撰写出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德育活动课设计方案]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chuzhong/11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