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更新时间:2023-11-29 来源:家庭教育 点击:

【www.slgbzc.com--家庭教育】

【篇1】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珍宝,我们都希望着她们健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安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安康。父母绝不能常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惊、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消失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暖和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暖和。

二、逐步培育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根底,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育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方: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敬重长辈的道理;告知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玩耍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嬉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即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我来”,培育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心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育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育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念、意志力等良好素养和各种潜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头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整理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固然,孩子干活经常不必需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确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洁。

在学习之余要留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展漫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常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看其身心的变化,擅长利用生活小事,放开心扉,学会用观赏的目光对待自我的孩子,擅长捕获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展比拟,纵向看进步,准时发觉和确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舞,提高孩子的自信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漂亮、和善、友爱的种子。让漂亮、和善、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洁松学习,要信任: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篇2】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022年4月20日晚上七点半,我准时打开手机观看吕小绘老师的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剖析的直播课!一个小时的直播,我听的特别投入!以前我和许多的家长一样,总觉得孩子是我自己生的,我想咋教育就咋教育,碍着别人什么事了。今天听了吕老师的讲座,我真正明白了,教育孩子真的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应当加强亲子陪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怠慢履行陪伴职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说:“最好的教育源自内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孩子的每一次激动,悲伤,愤怒或者害怕,父母都要陪伴他们度过,为人父母其实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帮助他”,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情感引导,而不是生而不养,让其他的监护人照顾孩子!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3】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的教育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长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引导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老师和家长们给予指正。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在家里,给孩子有一独立的房间独立的学习区域,这样受影响几率减少。孩子学习和作业的时间,我们就不会看电视、玩电脑。在其他的闲暇之余,也尽可能和孩子一起看些书,历史文学、读者杂志、漫画等什么都有,慢慢地孩子对书产生了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孩子的知识。每天晚上睡前阅读一会书籍、杂志。孩子每晚上床睡觉后,同样学习大人看她喜欢的书籍、杂志,这样开拓了她的视野、增长了知识。

其次,要引导孩子对学习有个正确的态度,不能因喜好而偏科。现在,她们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不能因为孩子爱学语文就放松数学和英语。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如果从小对学科有了好恶,那往后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单科成绩不好不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你现在不学好英语,以后怎么看外国的科研资料,怎么出国留学或者和国外的科学家交流?英语可是当今世界好多国家通用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对话,使她懂得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慢慢地她对英语充满强烈的兴趣,成绩也有所提高。数学是培养孩子逻辑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他理科学习的基础,在游戏中让孩子产生兴趣,不偏科,全面发展。

再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追求学习的高效率高质量。要优秀,高效率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家长也明白,有多少光阴在我们的手边匆匆溜走?孩子每天一放学回到家,手洗干净,饿了吃点小零食,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立即去专心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孩子写作业时,要求她:学习的中间不能停,一股劲做完!边学边玩的孩子太多了,这的确需要家长监督一下,好的学习习惯

需要坚持二周才能养成。比如说,一件事预计45分钟完成,记下开始时间,争取在40分钟之内做完。在课堂上,要求孩子听课高效率。比如说,课堂笔记要记,手脑眼同时动,防止她分心走神,重点内容记录准确齐全。老师讲的题目学习会了,不要没事干,自己多研究下一个题目。

最后,作为一名家长,要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多和他们沟通。每天晚上抽出一定时间,最好时间睡觉前进行与她谈心交流,最后不要提问式,而是与她探讨式,大人先谈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引导她讲一讲学校里的事情,这样既了解的孩子学习的表现,又促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对待处于贪玩时期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没按要求完成作业或者其他事情,就对他发火,轻则骂重则打的办法无济于事,只有耐心地引导,说服,让他明白做错事的不利后果。当然,看到孩子的缺点我们提出了批评,那孩子的优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与表扬,这样才能使孩子不骄傲不气馁,总体以鼓励孩子为主,鼓励使她增强了自信心。

如果希望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成功快乐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教导他们懂得投入奋斗带来的快乐,带来的成就感。想要让孩子感受到快乐,那么就必须切实地进行积极愉悦的家庭教育、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自己树立目标,并加以实践。孩子们能在自己沉醉的领域小环境里发掘出生活的意义乐趣,在那一瞬间,孩子就会为将来的幸福而努力的人。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看法,望老师和家长们多提宝贵意见。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逐步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篇4】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我是一个中医,接触妇科的病人最多,有一大半都是和我一样的妈妈。妈妈们有一个通病,就是焦虑,尤其是因为孩子导致的焦虑。

这焦虑可以带来各种疾病:心慌头痛、胸闷乳胀;严重些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更厉害的,月经不来,甚至早衰。

在对症下药之余,我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劝那些妈妈:学习嘛,顺其自然、静待花开。

缘起

直到自己儿子进入幼儿园大班,周围不少妈妈开始操心幼小衔接的事情。她们告诉我,这一年要慢慢接轨小学模式,不能再这样天天放羊,看看电视、玩玩玩具,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合适这个阶段的孩子呢?

这一年,他刚满5周岁,只参加了一个兴趣班,其他时间都是自由娱乐。当然也听说过一周七天要上七个培训班的孩子,只是我还处于对静待花开一知半解的阶段,有点无从下手。

幼儿园毕业的这个暑假,经过周围妈妈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我还是没忍住。没想到,这一切恰是我焦虑的开始。

遇结

单说练字这件事,每周一次课,用时一个半小时,我天真地以为这就完事儿了。没想到课后老师发来了每天打卡练习的要求,并且需要家长拍下视频。这个过程虽然有点艰难,但我说服自己只是之前太过放养,习惯尚未养成而已。

第二周,老师发来了语重心长的微信,告诉我陪同每天打卡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录制,而是需要在旁督促他的姿势、用笔、以及在田字格上呈现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须马上纠正,这才能起到练习的效果。我一方面感谢老师的认真负责,一方面暗暗叫苦——每天逼着他坐下来打卡已是鸡飞狗跳,再这样盯着,娃该有心理阴影了吧?

果不其然,从老师的要求去看,孩子写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让我眉头紧锁,写字姿势的问题更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我在旁边说一句,孩子改一改,过了两秒钟,又恢复原样。这次用不了一周,我在娃面前风度尽失,彻底变成了一个怒吼妈妈。而孩子也非常委屈,显然无法理解我口中的“坐好”“写好”到底是个什么标准,每天只要一说练字,他就开始哀嚎,仿佛要经历一场痛苦的劫难。

一个月后,我给自己开了一副疏肝解郁的中药,但是我第一次觉得这中药治标不治本。

解结

我苦恼地再次找到练字老师倾诉,闲聊间她听我说起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便建议我:你何不“亲子共写”呢?

习惯了坐在孩子的身边,作为一个督促者,我真没想过换个角度,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学习者。

我便和儿子商定,每天他练字的时候,我也练字;他写硬笔,我写软笔,然后我们互相打分,比个高低。

第一天我先写下了“心平气和”四个字,告诉自己,不论结果如何,换个方式重新开始,总好过止步不前。摊开笔墨的那一刻,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兴趣,而当我说出比赛的提议,好胜心让他主动打开了练字本。

坚持了十天左右,练字老师发来了表扬的信息,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花开的喜悦。

一个月后,我又写下了“母慈子孝”四个字,送给我们俩。我从没想过拔苗助长,但是显然静待花开也并不是我最初理解的放任自流。

现在,写字成为了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每次学习到他喜欢的课文或是古诗,他就会主动在书法纸上抄写,自我要求甚至比上课时还高,这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过年期间,我带着孩子和朋友聚会,朋友送给他几本本子和一支笔。他立刻拿出来,坐在一旁写起了古诗。大家纷纷夸赞,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天会成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乐思

有了这一次“亲子共写”的尝试,我在之后的很多事情上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孩子跳绳,我也跳绳,每天和他比一比,他锻炼,我减肥。

孩子弹琴,我也弹琴,尽量让他学会了来教我,他复习,我尝新。

孩子做题,我也做题,我真的有很多不会,他讲解,我受教。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到的“亲自养育、亲子陪伴”,相信大部分家长其实都可以做到。听我的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她也是每天坐在我的身边,催促、怒吼,效果可想而知。我想,她和我之前一样,把对于“陪伴”的理解放在了“监督管理”的角度上,虽然也知道要换位思考,但是却不会真的换位行动。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坚持和孩子做“同学”,与他共同进步。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以年龄为转移,何乐而不为?

【篇5】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盛大的家长会最终落下帷幕了,送走了最终一个学生家长,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置身焕然一新的教室,还留存着浓浓的爱意,我倍感欣慰!是啊,长达一个月的细心预备,分散了我和孩子们很多的心血!

一、家长会发言稿,它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展现自身素养的最正确平台。

我在最初设定的大体框架上,重点穿插了“孩子的变化”这一板块,让家长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孩子小学仅仅半个月时间里,学习及行为习惯变化的有多么的大,几易其稿,反复修改,最终完成了一份令自我和家长满足的答卷。

二、家长会根本状况

首先,针对五年级学生,学校先组织了群众的会议,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根本状况和具体要求和纪律,充分展现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及成绩。然后是分班召开,由班主任教师针对不一样的状况做详细的介绍和事项安排。我班详细介绍了学生的根本状况、在学校的"近段表现,还有需要家长协作完成的纪律、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令家长都共性的专心和支持。

三、意见推举

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局部家长还向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有针对性的推举和意见,此刻简要总结如下:

1、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治理,重视安全学问的学习,在学校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多组织一些有好处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自理潜力,让孩子更全面的成长。同时期望不要由于太多的活动耽搁过多的孩子学习的时间。

3、教师就应在培育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和家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

四、总结反思:

从会后与家长的沟通和周一学生的反应状况来看,本次家长会开得相当胜利,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和沟通,透过报告会学生家长也熟悉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必需要转变自我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共同协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ertongjiaoyu/12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