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出没是教养的缺失

更新时间:2018-07-17 来源:家庭教育 点击:

【www.slgbzc.com--家庭教育】

“熊孩子”出没是教养的缺失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顽皮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甚至有那么一些破坏欲望的阶段。若父母能够及早的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将不妨害他人、尊重他人生命财产、尊重公共场所秩序作为底线,并且及时的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和运动上,“熊孩子”完全可以成长为“阳光少年”。在孩子们胡作非为的时候,父母切不能以“孩子还小”为由,一味地袒护;更不能当孩子造成严重不良事件、有人出手管教时,冲出来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犊子。      中国社会历来崇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于是我们总是竭力的为孩子们创建一个自由和宽容的社会氛围。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宽容也切忌沦为纵容。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应该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知道,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古有训“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熊,作为其成长最为重要的家庭环境自然不可推卸责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在孩子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简单的是非对错,规矩原则,礼貌教养,多半是从家庭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如果按照果壳网对熊孩子“下至3岁,上至高中”的年龄界定,他们有着怎样的家庭结构呢?属于“70后”“80后”的父母一辈,生活与工作的重压之下,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亲子陪伴时间,在补偿心理机制的作用下,结果就是有求必应、“你高兴就好”。不仅正常的成长教育缺位,更糟糕的是,由于教养任务让渡给老人,在“老养小”的隔代教育中,过分的溺爱直接将他们往熊孩子的路上又推了一把。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爱也需要智慧,包容也有边界。      当然,除了家庭教育,对于大龄熊孩子来说,学校教育在他们的成长中又扮演了哪种角色,也是值得深思的。都戏谑他们比“广场舞大妈”更具杀伤力,都斥责他们是“麻烦制造者”,但谁又是他们的制造者?熊孩子的每次出现,理应引起除了看笑话的围观之外,更为严肃和冷静的思考。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更多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ertongjiaoyu/3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