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妈就要尊重孩子的独处空间 留给孩子独处时间

更新时间:2018-09-18 来源:家庭教育 点击:

【www.slgbzc.com--家庭教育】

独处是儿童成长的生理性需要      小婴儿从出生开始,大多数时间都在独处。慢慢地开始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建立与世界的联系,并形成独特的意识体验。(比如在床头挂个彩球,婴儿会盯着看很久。)直到孩子长到五六岁之后还会延续这样的习惯,这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需求。反而是大人,成年后很难真正安静下来,所以冥想、打坐或者瑜伽这些活动才会如此受到追捧。很多伟大的沉思者做的事情其实跟小孩是一样的,只有陷入完全的自我世界中才会获得智慧或灵感。      所以,如果你有一些冥想、打坐或瑜伽的经验,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孩子的这种状态。在这种放松中,孩子跟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联系,体会到内心深处的喜悦。即便是想象的情节非常紧张激烈,他仍然能从其中体验到幸福感。这些对他保持情绪健康和情感的平衡是非常有益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去功利地衡量孩子到底从独处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如果总是随意地打断、生硬地剥夺孩子消磨时间的机会,孩子可能会产生一些情绪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      “发呆”是孩子梳理思维、学习经验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儿童喜动不喜静,喜欢跟同伴们玩耍嬉戏。但独处跟玩耍一样,对孩子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想象的游戏里,孩子进入某种角色,成为公主或骑士;想象自己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比如铺路造桥、指挥千军万马或者给小朋友们上课。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他们的游戏内容往往跟自己最近的生活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常常把平时学到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巧妙整合到游戏情节中。在想象的游戏中,孩子们会对最近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梳理,就像我们把房间的物品分门别类、打包整理,然后收拾储存或者清理抛弃。因此这些看上去无厘头的游戏不是无中生有、随机生发的,而是孩子回放记忆、梳理知识经验的过程。呃,就跟电脑运行内存整理程序是一样一样的啊。      从孩子不同的想象游戏类型的选择、内容情节的安排,能看出他们不同的兴趣倾向。比如女孩可能会选择玩娃娃,一个人分饰数角儿过家家;男孩可能是玩玩具汽车、变形金刚,甚至安排激烈的战斗、复杂的人物。他们在想象的游戏中映射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兴趣倾向,比如自己过家家时模仿大人怎么控制秩序、管理小孩;玩车的时候观察事物如何运动、如何控制,脑子里出现爸爸妈妈在开车时的画面,回忆见过的汽车灯、刹车、开关的各种细节。      很有意思的是,在这种想象的游戏中,孩子自己是绝对的主角,完全不需要别人的介入。即便父母参与,但意义还不如一个“死跑龙套的”——简直就是一个高级道具。(儿子玩赛车游戏时,常常会自己大呼小叫的玩得开心,把我这个赛车对手晾在一边)他们不需要互动,即便随口问你意见,但完全心不在焉,类似自言自语。      但是也正因为这不适合成人们关于游戏的一般逻辑,所以才显得“奇怪”和难以参与。家长们在这时候应该甘当配角、道具甚至路人,一定要克制住想要教孩子“应该怎么玩”的冲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听从自己摆布的活道具而已。      独处和磨蹭不是一回事      在空闲的时候,爸妈们乐得趁孩子“独乐乐”享受一下轻松。但是换到平日里满满的日程安排,父母们可就没那么宽容了。上班就要迟到、才艺课的作业没做,这些时候往往对孩子冷面冷语,批评说这是“磨蹭”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正。      其实从本能上来说,孩子是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的。儿童都是兴趣导向,而非纪律和规则导向的。哪怕他规定自己七点要干什么、八点干什么,但实际上也很难落实。孩子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来做事情,兴趣是第一位的。(孩子能坚持的事要么是特别感兴趣的、要么是身不由己被迫的,呵呵。)这样看来,家长的反对更多来自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把自己的需要凌驾于孩子的需要,这是不是个很自私的决定呢?况且我们大人的时间表,本来就是有问题的。大人们都习惯了每天用时间表的完成进度来评估自己的效率,殊不知这正是一种现代病和城市病的典型体现。      好吧,看到这里你可以吐槽我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不过正像毛主席时常教导我们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只要大人们把姿态放低,其实总能找到有效利用时间的办法:比如,跟孩子共同商量时间表,并制定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比如,尊重孩子独处的需求,在计划里预留出机动时间。假设孩子习惯了早上起床后要先独自玩20分钟再洗漱,那么你要做的,是把全家的起床时间提前20分钟。      你看,调整时间表这种事也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多给孩子留一些美好的小时光,而不是只手打造一个可怜的早衰城市人。挺好的,我觉得,你说呢?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ertongjiaoyu/3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