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指导意见

更新时间:2017-12-13 来源:高中英语 点击:

【www.slgbzc.com--高中英语】

课程开设建议
  
  高中英语新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中属于“语言与文学” 学习领域及学习领域之下的“外语”科目,由若干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模块组成。新课程的结构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采取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
  
  学段课时安排
  
  高中英语必修课程共10个学分,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4学时)。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即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它的选修课程。一般说来,高中英语教学进度为一学年 4 本教材,即一学期 2 本教材,具体如下;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人教必修 1 和必修 2;北师大版模块 1 和模块 2,下学期学习人教 版必修 3 和必修 4;北师大版模块 3 和模块 4。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学习必修 5 和必修 6;北师大版模块 5 和模块 6,下学期学习人教版选 修 7—8;北师大版模块 7 和模块 8。
  
  高中三年级不宜过早进入总复习,应确保开设选修模块9-10,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选修模块11,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
  
  考试评价要求
  
  1.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评价
  
  建议将学生的英语模块学分分为两个部分,由学生参加英语模块测试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过程性考核成绩两部分决定。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分认定中的权重比建议是5:5;总分由过程性考核的100分和终结性考核的150分按比例折算而成。
  
  考核内容
  
  对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思维训练、能力测评五个方面。考核以单元学习为一个单位周期,即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对学生进行以上五项内容的考核,而模块学习结束时每个学生的过程表现考核得分就是该模块各单元得分之平均值与附加项目得分之和。
  
  高中毕业班总复习建议
  
  1.研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正确把握高三复习大方向
  
  2.突出新用题型,强化考研积极应对新挑战
  
  3. 重视沿用题型,深化实践探索研究求增长
  
  4.立足校情学情,提升模块教学后续支撑力
  
  5.改进教学策略,优化复习教学过程求实效
  
  6.合理利用资源,重视提高师生素养保质量
  
  7.重视自主学习,鼓励多向合作互助共进步
  
  8.构建和谐教研,促进合作分享共赢出高效
  
  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深化课程改革的学科教育教学理念
  
  1.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 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3.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开设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选修两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即“地理1”、“地理2”和“地理3”。选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即“选修3 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从三个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两个模块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形式要改变单一考试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灵活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指导建议
  
  1. 研究考纲,明确目标
  
  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考纲的要求,直接决定了复习教学的方向和内容,是高考复习备考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把握要求,明确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和效果。
  
  2. 注意广度,把握深度
  
  基于我省原有的教学情况,在全面分析近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建议依据《考试大纲》和《地理课程标准》,适当而不盲目地拓展和深化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3. 建构体系,提升素养
  
  在复习教学中,注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提取、迁移与运用,建构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4.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试题取材广泛,信息多来源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生活实际,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时代特色。因此,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教材基础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对接。
  
  5. 关注学情,提高效率
  
  复习备考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都必须依托对学情的把握。基于学情的复习备考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gaozhong/2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