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四篇】

更新时间:2024-02-25 来源:心理健康 点击:

【www.slgbzc.com--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篇1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外,很多专家、媒体也在不断强调让人们注意心理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

  简单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没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包含主观上的幸福感、有自我效能感、有自主性、能实现自己智力和情感上的潜能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事件,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打破了人们原先的良好的生活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面临挑战。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理健不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理健不健康呢?可以参考心理健康的标准来判断。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认知健康,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反应与刺激相适应;

  3.人格健康,人格结构完整统一,悦纳自我;

  4.社会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热爱生活;

  5.具有较好的心理调适、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三、新冠肺炎疫情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较易产生应激反应,表现出以下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情绪问题: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恐惧、抑郁、绝望、愤怒等,并且情绪相比于平常有更大的波动。

  2.认知问题:常见的认知问题有自我价值感降低、注意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生活缺乏控制感、无助等。

  3.行为问题:常见的行为问题有逃避、产生退化和依赖、敌对与攻击、熬夜酗酒、失眠等。

  4.社会心理问题: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对患病人员或疑似患病人员的歧视、偏见等。

  5.家庭问题:常见的家庭问题有与家庭成员闹矛盾,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等。

  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觉自己做事情难以集中精力,别人提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信息我就有点害怕,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人们口中常说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病有什么区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的,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认知、情绪健康,人格结构完整统一,悦纳自我,社会功能健全,具有较好的心理调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2、心理问题:介于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之间的状态。心理问题根据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又可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例如此次新冠疫情等)或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持续时间短,不会对自己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通常能够自行调整。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心理出现了某些异常,这些异常对其产生了比较大的困扰,但是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只有表现为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心理疾病。某种程度上,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3、精神疾病:也可称作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神经症主要指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并且具有强烈的就医欲望。精神病则通常没有明显诱因,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例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患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不会自愿去就医。人格障碍则是那些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心理体验和行为,会做出明显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心理上的不适都称作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时才考虑是精神疾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算是一次比较大的生活应激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通常能够自行调节或在疫情结束后消失。当然,如果感觉到疫情带来的心理不适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难以自行调整,就需要考虑向专业人士求助了。

  五、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该如何规避那些不利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综合来看,心理异常是由遗传的、生理的、发展的、情绪的、认知的、社会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心理健康与遗传因素有关,许多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老年痴呆、抑郁等心理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抑郁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发病危险为9%,高于基线水平。

  2、生理因素:心理健康与生理因素有关,例如,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特定脑部的病变或损伤有关,例如海马损伤会表现为记忆的损伤;还有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特定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有关,例如,5-羟色胺的活动水平低会减少抑制,导致冲动、易激惹、暴饮暴食等;长期的慢性疾病还会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抑郁、甚至自杀。

  3、发展因素:心理健康还与个体早期及成长的环境有关,例如早期的创伤经历、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个体的教育水平等等。

  4、情绪因素:通常而言,消极波动的情绪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而稳定积极的情绪会有益于身心健康。

  5、认知因素:人们的认知之间会相互影响,如果多个认知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容易产生消极的感受。如果这种矛盾和冲突越强烈,人们就有更大的意愿和需要去消除这种冲突,如果长时间不能消除,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6、社会因素:人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例如,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一个社会因素,会引发人们的恐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

  可以看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除了要待在家做好防护外,也需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作息规律,确保有好的身体,避免一些不利的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另外,我们还可以给自己建立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目标,不要无所事事,多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积极面,学会合理的情绪或认知调节的方法,积极利用好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等等。在本书后面的部分,将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详细告诉大家如何防护和应对。

  六、大家都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维护好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健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对个体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疾病风险及死亡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有助于疾病恢复。

  2、心理健康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个人的学习、工作效率会受到人们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是人们高效学习和工作的保障。

  3、心理健康影响家庭关系: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在亲密关系或家庭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接纳、分享、共情、分享,更易在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4、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功能:心理障碍的人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心理健康的人则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热爱生活。

  5、心理健康影响个人成就:长期来看,心理健康和个人成就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有更多的个人情绪情感和社会支持的资源,能积极应对消极事件的影响,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工作,更易获得较高的个人成就。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篇2

  一、疫情期间心理干预的一般原则

  在严重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中,开展心理干预服务,保护心理健康,是危机紧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心理救助服务的基本策略是:建立和改善社会支持体系,保障家庭和生活稳定,重点关注经历特殊心理压力的群体。缓解过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为严重心理创伤者提供专业服务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措施

  ●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重建社区支持和服务体系。

  ●通过线上线下咨询和沟通服务,帮助人们适应和缓解疾病及分离等因素造成的痛苦感受和压力。

  ●及时发现和识别严重心理创伤人员,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专业服务和支持。

  ●指导社区居民为其家庭成员中结束检疫隔离的康复患者、密切接触者、一线救援等回归社区的人员提供心理疏导、生活关怀,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在实践中树立信心,疏解心理压力。

  ●利用社区的各种渠道,向居民传播有关疫情等突发事件的正确信息、防控进展、防护知识,消除恐慌,稳定情绪,在疫情防控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恢复日常活动。

  疫情情况复杂,变化快,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场所,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危机救援服务,包括:住院的重病患者,被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一线救援的工作人员,接受检疫和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失去亲人的家庭成员,封闭小区宅家的居民,面临感染风险的疫情高发区的居民,甚至面临疫情扩散风险的非疫区的普通居民等。

  他们都可能因为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后续事件等造成心理压力,需要寻求心理救助或心理疏导。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分布在不同的场所,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理救助服务,包括定点医疗机构、检疫隔离场所、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等。

  医疗机构中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面临着最大的风险,心理压力和创伤更为严重,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融入医疗救护团队中开展工作。鉴于服务对象工作环境、专业技术以及自身防护的特殊性,所有承担和参与医疗机构等特殊场合的心理危机救援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符合要求才能从事救援工作。

  二、疫情期间的社区心理干预服务

  社区心理干预是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人员、社区工作者、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在心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服务。社区心理干预服务是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个体和群体心理危机处理的重要策略和领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心理创伤、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创伤康复、稳定社会秩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区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居民获得安全感,与他人重建关系,恢复平静和希望,获得社会和情感支持,重新树立自助的信心和能力。

  社区心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提供关怀和支持。

  ●评估需求和关注。

  ●协助居民获得基本需求(例如食物、水和信息)。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心理反应和创伤。

     ●安慰和支持受助者,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帮助受助者获得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重建自信和自理能力。

  ●保护受助者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社区心理干预服务的对象是那些近期因严重疫情而遭受重大心理创伤的人,包括儿童和成人。然而,并不是每个遭受危机事件的人都需要和愿意接受心理帮助,不要强行帮助那些不愿意接受帮助的人,而应使自己随时准备好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篇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快乐的寒假生活。每天不断播报的新闻,不断变化着的数字,不断闪现的镜头,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疫情的来临,导致延期开学,我们不能如期到校上课,儿童正处于特殊的年龄段,身心更易受影响,尤其是在春节寒假期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信念,保持和平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学生的心理防护,也是给学生一份特别的爱!下面谈谈为做好学生的心理防护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介绍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提醒我们:尽量做到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

  2.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出现焦虑、恐慌、烦躁等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我们要坦然面对情绪的变化,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积极调节。

  3.学会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也可以通过听音乐,谈话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家也不要忘记锻炼身体,做广播体操、踢毽子、跳绳……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5.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比如画画、阅读、养植物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6.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学习时间,适应居家学习环境,布置学习桌,形成自己的学习小天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的寒假很"宅",但只要规划好,依旧可以很精彩。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篇4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1,培养自信,克服自卑和羞怯

  2.认识自我,健全人格

  3.勇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二、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是人生的一个必然和重要行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1、要学会有利他奉献的人生观的培养。

  2、学会角色扮演的心理调适

  3、对竞争与合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4|、接受自己,悦纳他人。

  5、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度情、理、法。

  6、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四.如何区别正常的情绪低落和抑郁症

  抑郁时的心境与人们所熟知的悲伤相似,但较持久,病人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则忧郁沮丧,悲观绝望,总觉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患者自我评价甚低,以致生趣漠然,常感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他们越是自责自罪,越产生消极的想法,美好的世界在他们眼里竟变成一片灰色。

  具体说来,抑郁症症状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的区别在于:

  (1)前者在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常有强烈的自杀意向;

  (2)可具有植物神经或躯体性伴随症状,如早醒、便秘、厌食、消瘦、性机能减退、精神萎靡等,此外,往往还伴有精神病症状或神经症的表现。

  五、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

  (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

  )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六、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jiazhangketang/12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