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的最佳年龄

更新时间:2018-03-04 来源:课堂45分钟 点击:

【www.slgbzc.com--课堂45分钟】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孩子上小学的最佳年龄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微课 幼升小:几岁上小学合适?" src="http://img8.wtoutiao.com/?url=http://mmbiz.qpic.cn/mmbiz/LbVYkX5qz6HGuXfs68QYicgsTXsFl38rCDJJJMUzVDRibudvZiaS6jiazDdGZnaliay5GYXyAjlvj9quCfHFqSHQJ9g/0?wx_fmt=jpe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冬青黑体简体中文 w3", 宋体;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710px;" title="微课 " 关于幼升小:几岁上小学合适?" />     问题1:几岁上小学合适?     “几岁上小学合适”其实在我个人来看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你的孩子是否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如果他15岁仍不具备,那我看来也未必合适,如果是5、6岁已经具备了也可以上。     以我个人一贯坚持的注重本质、注重实质的原则,我会主张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实质,实际的情况到底是怎样,不要去看岁数。“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关键看实质的本质。     那么本质是什么呢?主要有两点:心智成熟和身体成熟。     心智成熟     心智成熟,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表现就是他能够接受一些不如意的情况。当得到的东西并不能完全符合他的要求时,他能够理解。     作为低龄儿童、幼儿园以前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不太能接受不如意。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小孩子还小,还不懂讲道理,想要什么东西不能马上得到就会发脾气”,“这孩子脾气不好”。这不完全是孩子脾气不好,而是小孩子在情绪、情感、理智上都没有形成时间的概念。他没有时间概念,就没有忍耐,所以显得比较急。     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5、6年了,经历了这么多事,他的大脑的发育、脑部细胞的丰富、认知能力的提高,使他深刻的认识到一件事情从他的愿望的出现到事情结果的出现中间会需要一个过程,这个叫做忍耐,等待自然已经形成,这就是第一步的表现。如果孩子已经具备比较理性的从身心同步的理智和情感同步的忍耐等待,这是第一步的成熟。     小孩子在小时候有一个完美的自学期、敏感期,他对于他所认同的东西还没有整体和局部的概念,如果局部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当作是整体不符合他的要求,无法接受,这是他不懂分辨整体和局部的。所以当一个小孩能接受一个东西和他预想的模式百分百一致意味着他已经能抓住重点,抓住整体了,那么有一点局部上和他的预想不太一致,他也能明白其实本质的东西他已经得到了,他能够妥协,这是很重要的理智上的一个识辨过程。把目光放在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孩子要吃蛋糕,而且要吃蓝莓蛋糕,但是没有蓝莓蛋糕,只有草莓蛋糕,他也可以接受。别看是一个小事,却证明了孩子具有处理局部与整体的能力。     刚才讲的两点,时间的等待,局部与整体,共同构成了他能够接受不如意的结果,具备了这个特质,才能够考虑上不上小学。     心智方面的成熟,是能够与同龄人相处。     在幼儿园阶段,小朋友跟同龄人相处是随机、随性的,是依据本性的。比如我推你一下,没有什么对错、善恶,他是基于本性的,甚至是受肌肉的兴奋、神经的兴奋收缩产生的动作,没有什么社会学的意义,没有说谁恨谁谁喜欢谁,是更加接近于生物学的一些动作,相处上的一些互动,所以说这种相处更多的是生物学属性的互相接触的模式,有点动物化,不是理智化。     当孩子能够明白一些事情的因果关系,因为什么所以就怎样,他在心智方面已经构建出基本概念。所以他在跟同龄人相处的时候,比如说你的东西、我的东西,你对我好、你对我不好、我对你好等等这种相处中,他是基于一定理性判断的,在社会学的含义上已经起步,这样才能适应小学丰富且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的情感才能承受得了,这才脱离了幼儿园基于生物学的相处。     很多小孩过早的上学,就是说他还不具备接受不如意的能力,不具备跟同龄人相处的心智的能力就去上小学了,同学长的比他大,个子比他高,智力比他成熟,他会受到一些压迫。被人欺负,受到压迫,这些都是小事,最主要是他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做错了,所以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或者是不能够进行自我肯定所导致的主体意识不能够确定,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说我不承认我,或者说我怎么这么倒霉,这就是不能够构建完整坚实的自我认知。一个演员明明是主角,结果什么戏,哪个场景,结果要靠他的配角去引导他,配角去展现,他才能亦步亦趋,这是主角配角颠倒。     生活也是这样,每一个人冥冥的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当然我们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但是我们能成为生活的主角。大家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角,但是有一部分孩子过早步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处理复杂任务,却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迟迟不能构建起我是主角的定位,使他长期陷入混乱,且混乱很久。     很久以后,比如他都已经有小孩了,还不能转变角色,还不能够承担起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的责任,还像一个小孩一样。成人就是完整地成为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承担,形态上丰富和坚韧,肢体上的丰富和处理应用,很多人都很稚嫩就是因为这个。如果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是太绝对了,但至少是跟上学太早,或是周围的同学都比他成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一直在受到打击。这不完全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不自信的人起码还是有自己的,比如说“我不行”,起码还有个“我”。如果太早的上学,心智不成熟的时候,过多的去受到外界的比较、压迫,那种压力感使他不能够充分的构建自己,就连“我不行”都没有,连“我”是谁都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把自己搭建起来这都不清楚,这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心智成熟,是能够分辨相对复杂的逻辑认知。     幼儿园阶段智力的形成以感知能力为主。     "我"摸到的是热、凉的,摸到是细的、粗的,看到是亮的、黑暗的,尝到是甜、苦的,感到平衡、不平衡,触觉视觉听觉这些感知,从感知当中来获得智力基础,来构建将来的逻辑基础,这是从感知这里来的。     上了小学阶段就上升到认知。认知就是经过头脑智力的分析,综合判断以后得出的知道,这个知道是由认识来实现的,所以这叫“认知”。     之前的知道是感觉,这是生物上他的生理本能告诉他的。认知是因为认识到,能够辨别,能够辨清同样是白色的糯米和大米,这种认知是具备一定概括能力的。概括能力是从长时间的感知提炼出来的,所以如果过去的感知积累的程度不够,不管他几岁,如果他没有形成这种认知能力,那我们说他不是很适合上小学,因为他没有累积,没有形成这种认知能力,到了小学以后也是很麻烦的,比如会有很多很多的学习跟不上,感觉智力会比别人差一些等等。所以带孩子要注意怎么去累积他的感知能力。     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些,他那种从感知到认知的过渡要家长引导,最典型的是我们要将口中的发音,手中的物体,物体的用途,语气、语境和语义要完整的统一起来,这样孩子在每一次感知物体的同时,都在头脑中留下你给他的准确的发音,准确的语意语境,从而对应起来,建立认知基础,将来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就会很准确而快速地接受,没有障碍,智力就会比较高。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简单但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比如吃饭这件事。吃饭第一是我们身体上的营养补充,第二是家庭氛围的塑造,感情上的传递。但是很多家庭实际的场景要么像战场、要么像犯罪现场,乱七八糟,夹杂很多负面、埋怨、压迫、强迫等,他不能从吃饭体会到本质的东西,所以他的体会感知是混乱的。     再比如说玩泥巴。小孩子很难从玩泥巴的过程中体会物体的变形、手指的运用、空间的设计、空间推理,而是不断体会到家长的阻止抱怨。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家庭不能把发音、情绪、物体、用途好好地统一成一体,往往是分离的,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导致了最终小孩子本来在6、7岁应该具备较好的认知推理能力的时候,还不能具备,这是日常家庭教育中严重的缺陷,所以孩子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会有困难。     身体成熟     身体是否成熟,一是看吃饭和消化能力。     小学阶段,身体应该成熟到什么程度呢?     我觉得第一点,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吃饭和消化能力。小朋友小时候吃饭这件事情对他心智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首先人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是口腔,通过口腔,吃手指,抓到的东西都往嘴里塞来认知事物。口腔是认知事物最重要的基础,所以说吃饭是延续了认识事物基本的功能,体会食物的味道。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情绪和胃部有极大的关系,大脑的状态跟胃也有极大的关系。吃饭这件事情严重影响到情绪、情感、认知。那么在小的时候小孩子吃饭应该尽量随他怎么吃,让他慢慢的去体会。     可是到了小学阶段是有强迫性的,早上为了上学,时间赶吃得比较简单,中午吃饭也没有阿姨照顾,有那么多同学一起吃完要午睡,所以吃饭这件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退步了,那么就要求孩子在吃饭上具有一定技能,怎么在细嚼慢咽的同时快速把饭吃好,这是一个技能,很多家庭不注意这个技能。     有些小孩子的脾胃没有长成熟,本来小孩子肠子的消化能力到11岁才发育成熟,因为平时没有吃饭训练,身体的消化能力极度缺少锻炼,或者过度负荷,消化能力偏弱,在相对紧张的小学阶段埋下脾胃虚弱的基础。     我观察了中学的学生,发现好多学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学生,不管男孩女孩,从脸上就可以看出肠胃不好,如果是女孩更严重,到了初中以后来例假会有更加多的血虚等问题。在食物营养丰富的现代条件下出现这么多脾胃虚弱的情况,跟他的消化系统还没有适应小学阶段造成的负荷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小孩如果能够较好的掌握自我吃饭的能力,消化系统也不错,偶尔吃点难消化的东西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不像有的孩子粘的东西吃多了点,或者大枣之类高营养的东西吃多了点,就会咳嗽发烧有痰,他没有这种情况,那可以说他的身体已经达到适应小学的程度。     身体是否成熟,二是看身体的负荷。     身体的负荷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的问题。     小学有正常的课业,同时孩子进入相对丰富的社会生活环境,开始接受一些课外活动。如果身体太瘦弱,明显是不能够负荷这么多东西,那么也就失去了上小学的意义。如果孩子的身体不能够支撑小学时期的任务的话,晚一年上学会比较好。有的小孩脾胃虚弱,长的也不是很壮,家里小的时候也缺少对他的大肌肉的训练,跑动、跳跃都有些困难,这样的小孩应该多读一年幼儿园,把身体养好才上小学更好。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uexifangfa/2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