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套路有哪些锦集三篇

更新时间:2023-09-22 来源:答题技巧 点击:

【www.slgbzc.com--答题技巧】

第1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套路有哪些

我们为什么要复习?因为要应对考试。但专家认为,复习是现实教育中扼杀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主要杀手。

复习的功能是什么?“温故而知新”。高效的复习是以新带旧。“新”有三个层次,即拓展、深化、升华。拓展知识视野是深化理解的铺垫;深化理解是提升能力的前提;提升能力才是学习的升华。历史学科需要打破现行教材的体系,甚至打破必修选修界限,整合成逻辑严密的学科体系。

高考复习的最好方法是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

1. 探索高效教学方式——导学练评与

高效学习方式——师徒制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学习方式是“师徒制”。师傅带徒弟,更确切的说,是师兄教师弟,这种互助式、个性化学习,既成就了师兄,也成就了师弟。这是人人成才、个个成功的范例。因此,培优补弱的最好方法就是同学科一强一弱的两个学生结对学习,能使弱者变强,更使强者更强。

两人之间、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是持续激发和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休谟说:高尚的竞争是卓越才能的源泉。

高效教学流程——导学练评

●导。导学案 要有具体的学习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教师可在课堂上做出数分钟说明,但不必进行详细讲解。

●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包括“思”和“议”两个环节。

●练。即习题训练,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可进行应用性练习。在二轮复习阶段,应以“大题量限时训练”为主。

●评。即练后分析评价。

2. 合理时间安排

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①系统复习阶段

按通史体系整合教材结构,重在深度理解。

②综合复习阶段

时间2个月左右。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时序,将主干内容构建成为较完善而精炼的学科体系;根据古、近、现的高考分量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大致为3:4:3。提高复习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专项定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着重落实考试的试误、矫正和改进功能。

③查漏补缺阶段

考前1个月或两三周,主要是适应性训练,提高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要高度重视模拟阅卷、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强化补偿矫正和改进的环节。

“回归课本”对历史学科来说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回归的应该是高考所体现的知识体系。

3. 锁定高考目标,精简内容

4. 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由于中学教师编制试题或筛选试题的水平与高考命题水平存在的差距很大,以致平时教学中的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而高考命题在一个题眼上“扎堆儿”出题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运用近年高考试题进行复习和训练,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当然,如果能编制出高考试题的仿真题更好。

5. 强化大题量限时训练

专项训练就是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专门的练习。

以考代练是高考复习的痼疾。习题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能够集中有效解决某一问题或某类问题,重在思维训练和速度训练,加强方法指导。这些问题应集中在高考目标和学生明显的缺漏上。

如针对明清商品经济的训练,针对美国联邦宪法内容和原则的训练,针对工业革命背景和影响的训练,针对某些历史概念准确理解的专项训练,等等。

1.确定任务

●教师阅卷后迅速统计出错答率较高的选择题 和失分率较高的非选择题,分配给答对或得分情况较好的学生,让其准备讲评。每小题可安排两个学生,并根据题目大小提出讲评时间的要求。

●试题设计有误或有明显问题的题目,不可让学生讲评。

2.分头备课

●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对错答率和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答题思路、方法解析和错因分析,并选择适量的相对应的变式题或类似题,以备课堂上训练使用。

●接受试题讲评任务的学生各自做好准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展示。

3.课堂讲评

●教师先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平均分、优秀率、试题答错率和失分率等;还应点评一下命题有误的题目,提醒学生这些题目不符合高考要求,不必关注和介意。

●学生依次讲评重点试题,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完善;教师进行点评或点拨激励。

4.巩固练习

●试题讲评完毕,即时安排讲评题目的变式练习或同类型习题练习,以达到及时强化和巩固学习的目的。

5.课堂小结

●教师针对本次讲评课,归纳和强调相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从知识、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做出具有画龙点睛、整体提升功效的总结。

●也可由学生进行这样的课堂小结,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第2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套路有哪些

1、把握历史脉络,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笔记很重要,不仅能很直观的看出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能帮助你把握整体脉络,轻松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最后这50多天里做题之后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找到进行巩固复习,要是翻书起来肯定是很浪费时间的,所以最好有一本适合自己的笔记,可能现在要重新记笔记来不及,那可以找一些学霸们写的笔记,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去添加或者删减,这样就比较快速。

2、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知识点

建议大家一定要拿到一道题目,看这个知识点考的是哪个点,通过这个题目去重新理解知识点,并且通过题目去看一下这个知识点怎么用语言答出来。死记硬背导致的就是知道知识点不会运用。

3、读材料很重要

做题能不能答到点子上,读准材料很重要,第一步先明白这个材料讲的什么事。第二围绕这个事主体有谁,客体有谁,中间过程是什么样的,把这个读准了其实更重要。再有一步,现在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一个概念来复习。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说讲中国现代史,就一定要谈旧事务消亡、新事务是如何产生的,围绕这个点谈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是怎么变的。还有就是中国旧的东西是什么,新的东西是什么,旧的经济是什么,新的经济又是什么,然后再想旧的东西为什么瓦解,新的东西为什么瓦解,这样做一个梳理的话,两个小时就能可以把近代史弄完。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史言和史语,历史语言一定要注意。

4、时间分配很重要

要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以免影响文综整体时间。历史学科在中间,所以同学们因为有些放松,对时间的把控上就没有那么强,影响到政治时间不够用。建议大家12个选择题15分钟做完,大概1分钟1个。大题的话是5问,每问7分钟,但是这样的,37题的第一问,一般是有两大小问,第一问是概括,第二问是谈原因或影响,这个要拿7分钟,然后第二问尽量地减少时间,大概就是5、6分钟的样子。这样都能省出来一两分钟。第三道题大家都知道,是历史最难的,也是范围最大的,这个至少要拿出10到12分钟的时间来做。然后后面两个题基本上就是原因影响题或概括题,每个题5分钟即可,所以加一块的话是5分钟,还是很紧的。

第3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套路有哪些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zhongkao/11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