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更新时间:2016-05-09 来源:小学数学 点击:

【www.slgbzc.com--小学数学】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实际上,教材到课堂教学之间还存在着一段距离。那么,怎样跨越这段距离,使教材能充分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前提 
   
  1 不能心中无数,目标是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指明的方向。 
  事实上,教材并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材只是教学理念的文本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话题”、引子,是学科内容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也只有在真正弄懂教材编写意图和明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例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只需要初步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而二年级上册的“统计”一课则强调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尝试调查方法。另外,除了一年级的简单回答问题之外,还增加了猜测活动。如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时,把二年级“统计”一课所应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在课中全部体现,甚至个别处的处理还有“拔高”、“深挖”之意。这样的教学,缺乏单元知识结构意识(一节课在教材这个单元中的作用,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对教学目标把握不明确。并且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而另一位教师发现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人教版)“位置”这一单元编排在“第几”这一单元之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教学“第几”时,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等。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位教师执教时。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将“位置”一课的教学放在“第几”这一单元之前,实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 不能照本宣科,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 
  目前。各版本教材在全国各地每所学校使用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优化。在这个问题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吴亚萍老师曾经说过:“教材它仅仅是‘材’而已,需要教师在‘读’这个‘材’的基础上‘用’这个‘材’。再者,任何教材恐怕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需要使‘材’为特定的‘人’所‘用’。”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力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使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备好课,踏入教室准备上课时,却发现一只小手高高地举着,一问才知。这个小家伙想考老师一道数学题。这位教师没有因为这位学生有可能会打乱教学计划而让他课后再说,而是让他往下说。“老师,如果两个空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那么13个空饮料瓶一共可以换几瓶饮料呢?”这位教师发现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于是当机立断。调整教材内容,决定这节课上“空瓶换饮料”。这节动态生成的教学例子,让教师体验到了教学的快乐,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如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在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时,农村学生从来没见过“公交车站牌”,当然不能理解“公交车路线图”。于是,这位教师就设计了一组学生熟悉的村组之间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学会了这部分知识。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中,以试验田的面积为题材探讨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试验田这样的素材对于县城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位教师执教时。就把它改为计算学校某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坛的面积。这样更适合县城的学生,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学习。 
  3 不能弃而不用。教材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拐杖。 
  很多教师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无限制地开发、创造、超越教材,而很少把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作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实际上,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不论是哪种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各有特点,而且都经过精心制作,是学生学步时的拐杖。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钱守旺老师主持“如何上好公开课”的网络交流活动中,钱老师在回答一位教师提出的“上课应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那么是否可以抛弃教材”这一问题时说:“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不能把教材全部抛开,要坚持尊重与创新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iaoxuexuexifangfa/1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