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造性处理教材”的一点思考

更新时间:2016-05-09 来源:小学数学 点击:

【www.slgbzc.com--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基于此,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收集并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且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而对教材中的内容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更改或替换,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被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一个值得我们再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教学中只关注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或感兴趣的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距离稍远的或陌生的内容,是否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显得简单、浅薄?是否会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发展缓慢?是否会影响学生思维水平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呢? 
  笔者为此在三年级做了这样一次比较,用不同素材编拟了解题思路完全一样的两道题:①一根绳子长32米,先截去5米,后来又截去8米,这时比原来短了多少米?②妈妈买了24个橘子,小红第一天吃了3个,第二天吃了2个,这时比原来少了多少个?结果发现,第①题的正确率比第②题低得多。排除因计算粗心所造成的错误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题目的素材。第②题所用素材是在学生身边的、常常经历的,学生对其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在解题时大部分学生这一相关经验会被提取并指导解题,即“吃去几个就会少几个”,因此,要求“比原来少了几个”其实是求“两次共吃去几个”。而在做第①题时,由于所选素材是学生不常接触的,缺少相关的经验,不少学生只根据一些重要词语去判断解决方法(如“截去”一般是用减法,求“比原来短了多少”一般也用减法),受这类词语的影响,他们就想当然地选择了减法,而根本没有把“截去部分”与“比原来短的部分”建立起等量关系。另外,这部分学生又缺乏自觉联系相似经验思考问题的意识,即使会做第②题,也不知道重新审视第①题,即他们没有感觉到两题在结构及解题思路上的相同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平常教学中选择的教学素材有关,大多数教师喜欢选用动物类、食品类等与学生关系较密切的题目作为素材,而对那些与学生距离稍远的事物或事例用之甚少。由于较多地使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而忽略了那些学生不经常接触的或陌生的内容,致使学生对某些事物及生活现象的认识较浅,对应有的生活经验积累较少,进而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所选教学素材虽然大都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但如果这种背景的内容能够丰富一些。所涉及的面能够广一些,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解决各类情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教材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但对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考虑采用恰当方式使用,并实施教学。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iaoxuexuexifangfa/1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