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细、精练、精致的数学课堂──以许科勤执教的《吨的认识》为例

更新时间:2017-11-04 来源:小学数学 点击:

【www.slgbzc.com--小学数学】

近年来,在全国各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中,江苏推出的研究课始终名列前茅,获得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好评。随着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带有地域特点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江苏小学数学教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以无锡市五爱小学许科勤执教的《吨的认识》一课为例,着重从“精细、精练、精致”的视角,对该课的教学艺术特征作简要剖析。      一、以情境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模块,着力打造“精细”课堂      数学课堂从其内部构成要素来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细致调配,才能使它们配合默契、和谐统一。数学课堂从其外部呈现形式来看,它是由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模块所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教学活动模块之间首先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需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的整体结构进行充分考虑和系统设计,还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过程,对其中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作精心思索,精细设计。在《吨的认识》这一课中,许老师主要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模块,并对每一个模块都作了精心设计。      1.“新课导入”模块的设计。      (1)创设情境,复习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马虎,他在逛动物园的时候,把一些动物的体重记录了下来。      屏幕出示: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      一只小兔大约重2。      一头河马大约重3000。      他记录得怎么样?──哟,真是个小马虎,我们来帮他补上吧。      ……      (2)引发学习需要,引入新知。      师:还有比它们更重的呢!      屏幕继续出示: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      一头鲸鱼重72000千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示这些动物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你觉得怎么样?怎样能更简便地记录呢?(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比较简便。)      在“新课导入”模块设计中,许老师精心创设了“小马虎逛动物园”的情境,唤醒了学生对“克”“千克”等相关旧知的回忆,引发了学生对更大的质量单位的一种认知需求,从而自然地引出了“吨”这一新课学习内容。      2.“新知学习”模块的设计。      (1)师生合作,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出示1袋大米)介绍:这袋大米重10千克。      每组发1袋10千克的大米,小组里的同学按照组号轮流抱一抱,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重,有的说轻。)      选出班里的“大力士”来搬大米。教师一袋一袋地递加,直到搬不动为止。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太重了!)      说明:30千克大米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1吨相比差得远了!      想象推算:接着往下算,4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5袋呢?10袋呢?100袋呢?      说明: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小组活动,进一步体验1吨有多重。      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各种不相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首先按组号每人轮流搬一次,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感受。然后填写表格,算一算,多少个这样重的物体是1吨,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分别是哪些物体,多少个这样的物体重1吨。      (4)归纳整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新知学习”模块设计中,教师分四个层次创设了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体验一袋10千克的大米有多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推算、想象间接体验1000千克有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表象。接着,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借助不同的物体进行操作和推算,通过不同的对象进一步建立1吨的表象。然后,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某种物体多少个重1吨,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1吨的表象。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对上面三个层次的活动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以及它们不同的体验方法。      3.“练习应用”模块的设计。      (1)结合“灵山大佛”景点中的素材进行练习。      师:许老师的家乡无锡,有很多著名的景点。看,这是“灵山大佛”(出示图片),它有多重呢?(学生觉得很难估计。)      师:它太重了,直接估计挺难的,所以,设计师特地设计了这个“天下第一掌”。它是按灵山大佛的右手原样复制的,形状、大小和原样完全相同。总重量达多少呢?      出示填空:“天下第一掌”的总重量是13()。      你能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吗?你是怎样想的?      1只手就有13吨,灵山大佛差不多有50个这么重,大约重()吨。      利用一只手掌的质量来感受整个灵山大佛的质量,这和我们刚才体验1吨的方法道理是一样的。      (2)结合国庆阅兵式中的素材进行练习。      师:“灵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其实我们祖国值得骄傲的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还记得十月一日国庆大阅兵吗?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视频。)      教师根据视频画面中出现的相关物体,相机出示了几道填空题,让学生分别填写合适的单位,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练习应用”模块中,许老师精心选择了“灵山大佛”景点以及国庆大阅兵事件中的有关素材,让学生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或进行简单的计算,巩固对新知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      总之,无论是哪个教学模块,许老师都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注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对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的精细设计,不仅体现在情境背景素材的精心选择上,同时也体现在情境和活动过程的细致展开上,这些设计不仅紧扣了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凸显了江苏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架构精细”的艺术特征。

本文来源:http://www.slgbzc.com/xiaoxuexuexifangfa/26245.html